距离2022年上半年教师招聘面试
【考试咨询】浙江教师交流群:287234887|微信公众号:浙江教师考试网
浙江教师招考公告|浙江教师历年真题|32学院免费课程|面授班级
1.自主探索,合作交流,感知概念
此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,在和同学们的相互合作下,利用已有知识,借助于直观与操作,经历体验、感知、探索、比较、分析、综合、抽象、概括等操作活动及思维活动,学习新知识、掌握新知识、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过程。其一般程序是:
①独立思考。充分利用实物教具、多媒体等手段,反映实物的外部特征,利用示意图、线段图等,给学生数学认识方法的模型,反映实物的内在特征,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或数学模型,亲身感知,动手操作,理解数量关系,分析数学问题,进行数学思维活动。
②小组交流。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,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小组合作探究,共同探讨,解决疑难问题,将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。
③小组汇报。小组合作交流之后,学生产生共识,小组汇报学习和讨论的心得,通过信息交流,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。
教师针对汇报中的实质性问题作适当的讲解,或者设疑问难,激起学生的争论。引导学生剔除一些非本质的东西,促使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,从具体走向一般化,形成概念,掌握规律。
【示例】《小数乘整数》
①结合情境,解决问题
教师活动:提出:火腿肠的总价是多少呢?怎么列式?对于这样的式子,你能求出它的积吗?组织学生自己计算。在学生完成以后收集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展示,并请相关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的意义(如0.8×3就表示的是3个0.8相加等等)。
学生活动:学生自己计算,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,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【设计理念】教师抛出一串相关问题,由学生自主发现,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,活跃课题气氛,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学到知识。
②教师展示,同学讨论
教师活动:教师进行板书展示。介绍竖式计算的书写规范,在写竖式的时候两个因数要末尾对齐,提出:0.8×3是几个0.1乘以3,并进行标注,进一步提出8个0.1×3 是多少个0.1,得出24个0.1,进而得到2.4。
提出:你能说说看0.8×3,我们是怎样乘的呢?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总结。
2.35×3你们又是怎么计算的?组织学生自主思考。
学生活动:学生认真观看教师关于竖式计算的书写规范,并在小组内讨论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,进一步理解其中的算理,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或组员进行汇报。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第二个问题认识到2.35×3是235个0.01×3=705个0.01。通过观察两道竖式,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。
【设计意图】教师使用讲解法,直观地向学生展现解题过程,能够使学生将表象的直观认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。另一方面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主探究,合作交流以及小组讨论,该过程教师提问,学生活动,探究算理,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,由学生小组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③猜想—验证—结论
教师活动:教师提出:发现点小数点是计算的关键,思考小数乘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和积的小数点有什么关系?你们有什么好方法确定积的小数点吗?开展图中的活动,激发学生找出方法进行验证。
学生活动:通过抢答游戏找出规律,说出因数有几位小数,积就有几位小数,总结点小数点的方法。
【设计意图】通过游戏的环节,帮助学生很快发现规律,找到方法,既发展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,又活跃了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性。
【示例】《轴对称图形》
①交流讨论,直观感知
师:再一次观察一下黑板上图形,你还能发现什么特点?生:形状一样;面积也一样;
师:如果我们再把它重新对折的话会怎么样?生:假如对折会完全重合。
师:再试一下刚刚撕的其他图形,比如这三个图形如果再对折的话会不会重合,同学们也拿起手中的图片,试一试。(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)
师:对折后重合吗?有这样的特点吗?生:有。
师:谁能总结一下这类图形的特征?生:折痕两边完全相同。
②抽象概念
师:这样的图形,刚才有同学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轴对称图形,你们觉得合适吗,为什么?
生:沿着中间那条线两边的图形是对称的所以叫轴对称图形。